close

  湘一芙蓉第二中學 楊香玲
  2009年暑假,我偶然從《長沙晚報》上獲悉長沙市簡牘博物館將主辦“小小講解員”培訓班,就馬上跟兒子商量,讓不到十歲的孩子報了名。十幾天時間的培訓學習在高溫酷暑中渡過,孩子學得津津有味,並順利通過了義務講解員考試,獲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張聘書。懷揣著博物館的聘書,孩子有模有樣地投入到了志願者工作中。這一發不可收拾,從當時到現在,孩子由小學升入初中,進入現在學習最緊張的高中,都一直在堅持著這項工作。不僅如此,孩子還於2011年底通過自學湖南省博物館的《馬王堆漢墓陳列》部分知識考試,獲得了湘博的志願者證書。
  作為兩個博物館的學生志願者,只能利用節假日時間到博物館去做服務。這期間,有辛苦也有快樂、有付出也有收穫。特別是面臨他人生重大轉折的時期(如小升初和中考),還要抽時間去做志願者,孩子都是做得那樣的義無反顧。是什麼支撐著他一直堅持到現在呢?這裡我引用孩子初中時曾經寫過的一篇作文中的三段話略作詮釋:
  “奉獻是一種美德。那,是心的呼喚;那,是愛的奉獻;那,是人間的春風。它,引著我們向前去,進入義務講解的工作中。在工作的同時,我頓悟了一個和‘助人為樂’同在的真理——人,將在奉獻中成長,在成長中奉獻。
  無論是在以前的長沙簡牘博物館,還是新加入的湘博,我每次講解時只要看到聽眾們渴求知識的表情,和聽完之後發出的感嘆,都會讓我快樂無比。那感覺,若非身臨其境,就真的難以言傳。這,是成長的感覺。在博物館講解,不僅自己增長見識、鍛煉能力,還幫助了他人、服務了社會,正應了我所悟到的那句話‘在奉獻中成長,在成長中奉獻。’
  每次一個團帶下來,我都會激動不已、汗流浹背。在這時候,快樂,是你的聽眾傳遞給你的一張紙巾;每次有哪個游客提了個問題,在我為他解答後,快樂,是他說的一聲聲‘謝謝’和臉上頓悟的表情。”
  孩子的作文,道出了他堅持做志願者的心聲;孩子的行動,道出了我們家庭教育的特色——“愛的教育”。
  我有一個溫馨的三口之家,丈夫是警察,我是教師,孩子在上高一。從孩子出生開始,對他的成人教育,就成了我們夫妻倆生活的重心。我們秉承“身教重於言教”的理念,做孩子的榜樣,讓他感知什麼是“愛”,怎樣去“愛”。
  首先,我們用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乾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讓孩子懂得:只有愛自己的工作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。由於工作便利,孩子小學階段放學時間基本就在我身邊,他耳濡目染了作為教師的我,在課餘時間輔導學生、鑽研業務的艱辛,所以能夠自覺地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。同時,丈夫的工作性質決定我們家裡經常是:“每逢節假少一人”。於是,我就時常帶孩子一起“參與”他們的值班。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,捧著父親獲得的一張張破獲大要案的獲獎證書,孩子更懂得了工作於人生的意義。
  其次,我們用關愛他人的實際行動,讓孩子懂得“贈人玫瑰,手有餘香”的人生真理。由於工作便利,我們經常能接觸並參與社會上一些愛心人士組織的公益活動。每逢這樣的活動,我們基本上是一家三口、集體參加。如: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、參加愛心義演義賣活動、為聽障者發放助聽器……特別是去年4月,即使已臨近中考,澳洲“紙業大王”——澳籍華人魏基成夫婦一行舉辦“天籟列車•湖南行”助聽器愛心捐贈活動,我們依然參與到了這次活動的組織與宣傳當中,並讓孩子作為助聽器發放義工參加了這次活動。
  再次,我們用樂觀豁達、積極向上的心態,教育孩子珍惜生命、熱愛生活。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”,“困難像彈簧,你強它就弱,你弱他就強”,是我們時常念在口中、引導孩子挑戰自己、剋服困難的“法寶”。孩子剛滿5歲就入小學,剛好10歲就當志願者,風裡來、雨里去,個中艱辛自不用說。未滿14周歲,即直面中考,參加幾大名校的提前招考“屢戰屢敗”,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。我們以年齡優勢安慰他,以曾國藩的“屢敗屢戰”激勵他,幫助他剋服心理障礙,樹立起必勝的信心,最終愈戰愈勇、一舉奪“魁”!我們還經常帶他外出游玩、游學,以大自然的寬容、博愛,倡導積極有愛、快樂陽光的人生。  (原標題:愛的教育,讓孩子學會在奉獻中成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hwauuuloum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